400-030-3380
立即咨询
首页  > 灵工资讯   >  2025年10月灵活用工新规解读

2025年10月灵活用工新规解读

2025-10-09 16:40:22

  一、政策核心调整 税务征管变革 计税方式统一:灵活用工收入从“经营所得”转为“连续劳务报酬”计税,平台需预扣代缴个税,采用累计预扣法(与工资个税计算方式一致),税率3%-45%,次年6月30日前完成汇算清缴。

 

一、政策核心调整

  1. 税务征管变革
    • 计税方式统一:灵活用工收入从“经营所得”转为“连续劳务报酬”计税,平台需预扣代缴个税,采用累计预扣法(与工资个税计算方式一致),税率3%-45%,次年6月30日前完成汇算清缴。
    • 收入合并计税:劳务报酬与工资薪金共享每月5000元免税额度,同月多平台收入不重复扣除。
    • 增值税优惠:月销售额≤10万元免增值税;超过部分按1%征收;跨平台总收入超10万元需补征。

  1. 平台责任强化
    • 代扣代缴义务:平台需实时预扣税款并报送身份信息、收入数据,11月15日前完成10月收入申报。
    • 信息透明化:平台需备案域名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,并报送从业人员及收入信息,接受省市县三级监管。
    • 技术合规要求:平台需升级计税系统,支持累计预扣预缴,技术成本显著上升(部分平台从5万涨至50万以上)。

二、行业与岗位限制

  • 禁止或受限场景
    • 行业限制:建筑、直播/语聊、金融/保险、医疗/药品等高风险或需专业资质的领域。
    • 业务场景:设计、咨询、讲学、演出等劳务性质明显的领域,避免按项目付费的灵活用工模式。
    • 特定岗位:演员、主播、农民工等需长期稳定性的岗位,以及律师、会计师等专业性强的岗位。
  • 合规用工要求
    • 需明确区分劳动关系与非劳动关系,签订劳务合同或承揽协议,避免“假外包真用工”风险。
    • 禁止将全日制劳动关系伪装成灵活用工,禁止对灵活用工人员实施考勤管理。

三、社保政策优化

  • 参保便利化: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,支持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,或选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。
  • 社保基数调整:2025年起,奖金、提成等纳入社保基数计算,按全年平均工资确定基数;新员工按首月工资或实际工作月平均工资计算。

四、企业应对策略

  1. 用工模式评估
    • 区分劳动关系与非劳动关系,对符合劳动关系的岗位签订劳动合同,灵活用工岗位签订劳务合同或承揽协议。
    • 优化用工结构,控制连续用工期限(≤12个月),避免过度管理引发事实劳动关系认定。
  2. 税务风险防控
    • 准确识别“连续劳务关系”(连续服务超3个月或收入主要来自单一用工方),按“劳务报酬”申报个税。
    • 利用政策优惠,如月销售额≤10万元免增值税,合理规划结算主体(如个体户+个人多赛道结算)降低税负。
  3. 合规管理强化
    • 实施“四流合一”(合同、业务、资金、发票闭环),确保业务真实性。
    • 建立业务、财务、法务三线会签机制,定期开展开票类目合规自查,避免虚开发票风险。

五、监管趋势与影响

  • 穿透式监管:平台需每季度报送涉税数据,通过纳税人识别号归集全国平台收入,实现合并计税。
  • 违规处罚:虚假业务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,平台对身份真实性承担连带责任。
  • 行业影响:高收入群体(如主播、电商卖家)税负增加,但纳税记录规范化利于信用证明;小微群体(年收入≤12万元)基本免于纳税。

2025年10月灵活用工新规通过税务、社保、用工模式的多维度调整,推动行业从“野蛮生长”向“规范发展”转型。企业需主动适应政策,优化用工结构,强化合规管理,在合法合规前提下释放灵活用工的效能潜力。平台则需承担更多协税责任,通过技术升级和流程优化满足监管要求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立即获取产品详情

开启企业灵活用工运营之旅

立即咨询,向客服咨询相关案例

立即咨询
领域灵工

全国统一客服热线

400-030-3380

商务合作

bd@realmflex.com

联系我们

客服微信

ICP备案:浙ICP备2024061003号-1 © Copyright by 杭州领域桓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
留言咨询

请留下联系方式,我们会尽快安排客服与您沟通。

咨询热线:400-030-3380

* 姓名:
* 公司名称:
* 手机号码:
  需求备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