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7-21 15:07:07
近日,由中国灵活用工产业联盟主办的"2025中国灵活用工发展峰会"在北京隆重举行。会上,备受行业关注的"2025中国灵活用工十大品牌"榜单正式揭晓,领域灵工平台凭借在技术创新、服务生态、社会价值等维度的突出表现,从300余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,成为本年度灵活用工领域的标杆性平台。
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灵活用工已从"补充用工形式"升级为企业战略级选择。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现场发布的《2025中国灵活用工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2024年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突破1.8万亿元,年增长率达22%,覆盖制造业、服务业、信息技术、新消费等超20个行业,超60%的中小企业通过灵活用工平台优化用工结构。
在此背景下,领域灵工平台的获奖被业内视为"技术驱动型平台"的典型代表。"传统灵活用工平台多聚焦于‘信息撮合’,而领域灵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‘全链路数智化服务能力’。"领域灵工平台通过自主研发的"灵工大脑"智能系统,实现了从需求分析、人才画像、智能匹配到合规结算、权益保障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,将企业用工响应效率提升70%,用人成本降低15%-20%。
据峰会现场披露的信息,领域灵工的竞争优势可归纳为"技术+服务+生态"三大支柱:
其一,技术赋能的精准匹配能力。平台基于大数据与AI算法,构建了覆盖800+细分岗位的"灵工人才画像库",通过分析企业用工场景(如临时项目、季节性高峰、技能型兼职等)与劳动者能力标签(如专业资质、经验年限、地域偏好等),实现人岗匹配准确率超92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(约75%)。以某头部电商企业"双11"大促用工为例,领域灵工平台仅用48小时即完成5000名分拣员、客服的精准调配,零差错支撑了该企业单日300万单的处理量。
其二,全周期合规服务体系。针对灵活用工领域长期存在的"税务合规难、权益保障弱"等痛点,领域灵工推出"合规三保"模式:与全国200+园区合作提供核定征收税务方案,确保企业用工成本合法优化;联合保险公司开发"灵工安心保",覆盖工伤、医疗、误工等12类风险,累计为超200万灵活就业者提供保障;建立"劳动者成长档案",通过技能培训、职业认证、接单评级等机制,助力30%的灵活就业者实现从"短期兼职"到"稳定职业发展"的转型。
其三,开放生态的协同效应。平台已接入华为云、金蝶等20+企业服务供应商,形成"用工需求-人才供给-财税服务-技能培训"的生态闭环;同时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"区域灵活就业服务中心",在长三角、珠三角等用工密集区建立线下服务站,提供政策咨询、纠纷调解等属地化支持。截至目前,领域灵工平台注册企业用户超12万家,注册灵活就业者达800万人,2024年平台促成灵活用工交易规模突破300亿元。
此次评选由来自人社部、高校、头部企业的20余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,从"企业规模、技术创新、服务质量、社会贡献"四大维度进行综合评估。评审组组长表示:"领域灵工的入选,不仅代表了其在商业层面的成功,更体现了灵活用工平台从‘效率工具’向‘社会价值创造者’的升级——通过激活闲置劳动力资源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、完善新就业形态保障,为稳就业、促经济注入了新动能。"
值得注意的是,领域灵工的实践也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呼应。2025年3月,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支持灵活就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"鼓励平台企业加强技术创新,完善灵活就业者权益保障机制"。领域灵工的"合规+成长"双轮模式,正是对这一政策的积极落地。
面对荣誉,领域灵工表示:"灵活用工的本质是‘连接人’,未来领域灵工将继续深耕数智化能力,重点拓展三大方向:一是深化AI大模型在用工预测、风险预警中的应用,实现从‘被动匹配’到‘主动服务’的跨越;二是加强与职业院校、培训机构合作,共建‘数字灵工学院’,培育更多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;三是推动行业标准制定,联合行业协会发布《灵活用工服务规范》,助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。"
据了解,领域灵工已启动全球化布局,计划在东南亚、中东等新兴市场设立分支机构,将中国灵活用工的创新模式输出至全球。
结语
从"灵活用工"到"灵活就业生态",领域灵工平台的获奖不仅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,更预示着灵活用工行业正迈向更专业、更规范、更有温度的新阶段。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下,这样的平台或将为中国就业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具价值的样本。
(完)
请留下联系方式,我们会尽快安排客服与您沟通。
咨询热线:400-030-3380